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游烂柯山分句解释:

1:登岩已寂历,绝顶更岧峣

2:响像如天近,窥临与世遥

3:悠然畅心目,万虑一时销

4: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

5: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

6: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7: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

8: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9: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10:仙山习禅处,了知通李释

11:昔作异时人,今成相对寂

12:便是不二门,自生瞻仰意

游烂柯山 / 作者:薛戎

登岩已寂历,绝顶更岧峣。

响像如天近,窥临与世遥。

悠然畅心目,万虑一时销。

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

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

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仙山习禅处,了知通李释。

昔作异时人,今成相对寂。

便是不二门,自生瞻仰意。


游烂柯山解释:


《游烂柯山》是唐代薛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岩已寂历,绝顶更岧峣。

登上了高峰,历经寂静与平和,继续向更高的顶峰攀登。

响像如天近,窥临与世遥。

山谷的回声像是天空近在咫尺,俯瞰大地却显得遥远。

悠然畅心目,万虑一时销。

心境舒畅,心灵得到了舒展。万种烦忧一时全都消散。

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

圣人的行迹本就不留下痕迹,但这里却留下了他们的踪迹,为人们指引。

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

攀登险峻的山峰,知道该往哪儿去。名字可能会遗留下来,但人却不会永生。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此时此刻,已经成为佛教的道场,但要证得佛果是非常难以估量的。

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

仙人自由自在地行走,而日月只是不停地迁徙。

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不需要言语传达,只需手势交流,无意诱引来来往往的樵夫。

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幸运地得到一颗灵丹妙药,成为了祭祀的对象。

仙山习禅处,了知通李释。

在仙山修行禅法的地方,明白了通达的道理,明白了李释的教诲。

昔作异时人,今成相对寂。

过去是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如今却变得相对寂静。

便是不二门,自生瞻仰意。

这就是不二之门,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敬仰之心。

这首诗词《游烂柯山》通过描绘登山的景象,表达了薛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一些佛教的思想,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关系。作者以山为喻,将人生的历程比作攀登高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对内心宁静、解脱和超越尘世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