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司马光诗词作品集:
客中初夏 西江月 陶侃惜谷 训俭示康 谏院题名记 阮郎归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锦堂春 送云卿知卫州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重九日忆菊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赠狼节推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员村坂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又和雪霁 又和开叔 游三门开化寺 忆庞之道 野庙 药轩 杨白华 雪霁登普贤阁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 小园晚饮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 喜李侍郎得西京留台 喜才元过洛小诗招饮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题传灯录 宿南园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送仲更归泽州 送谢都官知光化军 送五太祝知伊阙 送王待制知陕府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送聂之美摄尉韦城 送醴与子才 送李祠部知滑州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上元书怀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秋意呈邻几吴充 梦稚子 梅花三首 梅花三首 梅花三首 吕禄庙 鹭鸶 流芳桥 静夜 景仁召饮东园呈彦升次道君锡才元子容 景福东厢诗·观试骑射 寄题与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郑都官有诗刻石 阍吏 和子骏洛中书事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船行遇风 和张促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邻 和宋郎中孟秋省直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二首 和胜之雪霁借马入局偶书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向城路 和景仁夜读试卷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诗 和昌言官舍十题·水红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邻几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和安之今春於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 古诗赠兴宗 奉和景仁西湖泛舟 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 独乐园新春 独乐园七题·见山台 登平陆北回瞰陕城奉寄李八太学士使君二十二 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 辞坟 初夏独游南园地 初夏独游南园地 初到洛中怀 酬张二十五秀才南园遣意 别长安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又绝句 夷齐 药圃 闲来 送朱校理知潍州 寄成都吴龙图同年 次前韵二首 次前韵二首 竹坞 又七言 野轩 燕台歌 晓霁 先春亭 污亭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探化桥 送僧聪归蜀 留客 景仁书云去冬因酒病耳病牙遂不入洛以诗寄呈 景福东厢诗·赐酒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集句诗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 华州祗役往冯翊留别楚正叔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花庵独坐 和子华过王师家见梅花盛开呈君实子骏兼简尧 和乐道自河外南过宜芳雨晴气和景物可爱马上 和君贶少林寺 和公达过潘楼观七夕市 和端式十题·幽谷泉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 和伯镇再入馆 二月博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 楚宫行 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 病酒呈晋州李八丈 安之令子河阳官舍作蛙乐轩安之有诗寄题辄敢 早朝书事 云际亭 虞帝 又云新铸鬴斛与今太府寺尽及权衡若合符契复 饮吴之才家 雪中寻友不遇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晓景亭 戏下歌 昔予尝权宰韦城今重过之二十五年矣慨然有怀 梧桐 闻龚伯建下第 晚晖亭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田家 太行 送张秘校知分宁 送张兵部知遂州 送苏屯田知单州 送僧归吴 送刘观察知洺州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送雷太简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朔会堂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射堋 山家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入塞 日横墓 秋日寄山中友人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清燕亭 秦入 喷玉潭 孟尝 龙门 乐轩 景福东厢诗·怪石 将军行 假山 寄唐州吴辨叔二兄 寄陕西提刑江学士 寄清逸魏处士 济川有书见贻云以亲老须守远郡以便禄养不得 黄甘 还陈殿丞原人论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华生篇 虎牢关 和子骏新荷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罾鱼者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鱼鹰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水鸭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都门路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壮年致政归隐蕲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陕右游山归复登少室为诗见 和始平公梦中有怀归之念作诗始得两句而寤因 和潞公与昌言正步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和端式十题·烟际钟 和端式十题·汀洲蘋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 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 寒上 光顷为诸生尝受经於钱丈学赋於张丈今乃叨忝 古松 感物 浮醳亭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翠漪亭 登封庞国博年三十八自云欲弃官隐嵩山作吏隐 大热 次韵和韩子华寒食休沐与诸公同赵令园幕归马 春猎 吹萧 初春登兴国寺塔 酬宋叔达卜居洛城见寄 酬次道板桥晚望见寄 呈乐道 别一章改韵同五诗呈尧夫 北轩老杏其大围春色向晚只开一花余悯其憔悴 八月十五夜陪遛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又寄献 又和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咏寒士 瘿盆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夜发长垣 野菊 雪寒取酒 杏解嘲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晓思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喜圣民得登州 西台诗二十四韵 五哀诗·屈平 五哀诗·李牧 闻正叔与客过赵园欢饮戏成小诗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王金吾北园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苏门先生 送祖择之 送周寺丞知落南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送张太博知岳州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送元待制出牧福唐 送伊阙王大夫歌 送药栽与安之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送王都官官满还都 送田校理知晋州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送刘促通知泾州 送李学士使北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送丁秘丞知雍丘 双竹诗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书楼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寿安杂诗十首·且游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示道人 陕城桃李零落尽硖石山中今方盛开马上口占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枇杷洲 南园杂诗六首 南园杂诗六首·明叔家瑞莲 南园杂诗六首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 暮春同刘伯寿史诚之饮宋叔在园 孟尝君歌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柳溪对雪 酪羹 客思 君倚示诗有归吴这兴为诗三十二韵以赠 景仁思归雨未克行以诗留之 景福东厢诗 景福东厢诗·即日 景福东厢诗·读武士策 今古路行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寄聂之美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 河桥春别 河边晚望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闪僧舍冒雪宿百井 和吴冲卿三哀诗 和王介甫烘虱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怀素书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缚虎图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淡树石屏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白鹘图 和邵兴宗秋夜学舍宿直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涌泉石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翠楼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碧楼 和任开叔观福严院旧题名 和任顿田感旧叙怀 和群贶幕秋四日登陆石寺阁泛洛舟·右泛舟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怀翠亭 和潞公真率会诗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间燕亭 和君贶任少师园赏梅 和君贶幕秋四日登陆石寺阁泛洛舟·右登阁 和景文议交绝句 和景仁宿憩鹤寺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虽用其韵而不依 和端式十题·天外峰 和端式十题·春塘冰 和道矩送客汾西村舍杏花盛置酒其下 和昌言官舍十题·畦蔬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和昌言官舍十题·病竹 郭氏园送仲通出刺棣州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饱食 观江上人壁许道宁画寒林 古坟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潞公东田宴集诗辄敢 奉同何济川迎吏示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奉和邻几六月七日文德殿观文武百官等上尊号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延利渠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柳湖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与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与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 独乐园七题·种竹斋 得菊并诗 答昌言求薯蓣苗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发枣好草倒 春日思景仁 酬永乐刘秘校四洞诗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 酬师道雪夜见寄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上宣徽 酬不疑雪中书怀见寄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八月五夜省直 走索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种竹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赠邵尧夫 赠清衍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再和尧夫年老逢春 再呈宜甫 又赠谓之 又赠谓之 又赠谓之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又寄题陟屺寺 又寄 又即事二章上呈 又即事二章上呈 又击毬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又和雪 又和留题定襄驿 又和来韵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游山呈景仁 用韵再呈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宜甫东楼晚饮 谒三门禹祠 小雨 五哀诗·马伏波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晚食菊羹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宿石闻牧马者歌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送赵书记之官华州 送赵殿孙归成都 送昭远兄归陕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送燕谏议知潭州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送吴仲庶知江宁 送文慧师归眉山 送王著作西京签判 送王校理守琅琊 送薯蓣苗与兴宗 送上雒王推官 送入为闽宰 送祁峤颍阳主簿 送裴中舍赴太原幕府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送孟仲习宜君令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送景仁至于正臣园寄主人 送韩太祝知钱塘 送韩太祝归许昌 送韩进郓州宁亲 送冯状元归鄂州 送丁正臣知蔡州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送程端明知成都 送草伯镇知湖州 送白都官归长安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石阁春望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邵不疑厅薜荔及竹 山头春色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去岁与东郡幕府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 秋日登观信亭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清风台 前年春与楚正步同游陟屺寺今兹已复周岁窅然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陪始平公燕柳溪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悯狱谣 梦与之美为寒食之游 潞公游龙门光以室家病不获参陪献诗十六韵 李花 哭马承之 景仁召游范东园马上口占 景福东厢诗·夜意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景福东厢诗·同景仁寄修书诸同舍 景福东厢诗·赐书 景福东厢诗·柏寒 晋康陈生家世以孝悌闻有异木连理生其庭旌表 寄题张著作颂堂 寄题宇文中允所居 寄题傅钦之源别业 花庵诗寄邵尧夫 花庵诗寄邵尧夫 花庵二首 花庵二首 湖上村家 和子渊元夕 和子渊除夜 和子骏秋意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和子华游君贶园 和子华游君贶园 和子华喜潞公入觐置酒游诸园赏牡丹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舟中夜坐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野花 和之美二贫诗 和赵子舆龙州吏隐堂 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 和兴守夜直听雨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 和吴冲卿病中偶书呈诸同舍光时变卧疾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崇福宫诸官赴王 和王安之题独乐园 和同舍对菊无酒 和宋子才致后岁旦见赠 和史诚这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 和邵尧夫霁登石阁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竹轩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饮亭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槐轩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柳 和明叔游白龙溪 和明叔九日 和懋贤闻道矩小轩置酒助以酒果副之以诗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与潞公宴赵令园有怀去年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竹轩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桐轩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会景亭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宝峰亭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柏轩 和李君锡惠及诗勉以早归 和李八丈小雪同会有怀邻几 和乐道再以诗见寄 和君倚日本刀歌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和景仁七十一偶成 和景仁喷玉潭 和景仁卜居许下 和河阳王宣徽九日平嵩阁宴集 和国子夏主簿李花 和复古小园书事 和端式十题·渔洲火 和端式十题·秋原菊 和端式十题·寒溪石 和道粹雪夜直宿 和道粹垂拱早朝王范二直阁班列在前戏成小诗 和次道西都元日怀不疑见寄 和次道大庆殿上元迎驾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和陈殿丞芍药 和昌言官舍十题·薏苡 和昌言官舍十题·蜀葵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兰 和伯常自吨州见寄 和秉国招景仁不至云方作书与光论乐 寒食游南园独饮 归雁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晨至治平二上方得再来怆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 观孙儿戏感怀 观僧室画山水 缑山引 贡院中戏从元礼求酒 宫漏谣 奉和始平公喜闻昌言修注 奉和始平公酬大将佩和吴侍郎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迎薰亭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褉堂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供兵硙 奉和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 奉册运使陈殿丞惜洛阳牡丹为霜风所损 风林石歌 二月中旬虑问过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二月三十日与同舍宴李氏园晚归马上赋诗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二十八日会不疑家席上纪实 独乐园七题·弄不轩 独乐园七题·满花亭 独乐园七题·读书堂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东窗 道傍田家 到并州已复数月率尔成诗 答张伯常之郢州涂中见寄 答刘邍父贺庞公惠炭 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后牖有配柳 次韵和王胜之十二月十王日朝退马上作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 次善堂宴饯应诏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春祠致斋寄呈景仁次道 垂柳 初见白发慨然感一 酬张三十秀才见赠 酬谢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上侍中 酬安之谢药栽二章 酬安之谢药栽二章 呈张子贱 晨发故关寄逢吉 潮水二首 潮水二首 朝鸡王乐道 长垣道中作 病中子骏见招不往兼呈正叔尧夫 别韵一首 别用韵 别聂之美 柏梯寺 八月十王日夜宿南园怀群贶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八月十六日过天街怀景仁 走笔和君锡尧夫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重经车輞谷 中秋陪张龙图晏射堂初夕阴酒行顿解喜而成咏 执酒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郑待郎挽歌辞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赠吴之才 赠外兄吴之才 赠道士陈景元酒 早春寄景仁 早春寄景仁 再使河北 再和伯常见寄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玉徽亭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 又和惜春谣 又和秋怀 又和六日四老会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游瀍上刘氏园 咏史三 咏史三 咏史三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贻宋四行简迪 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这诗以赠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闲中有富贵 闲居呈复古 戏呈尧夫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五哀诗·晁大夫 望日示康广宏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同子难题和乐亭 同君倚过圣俞 同次道陪晏琼林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题陈秀才园林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送郑推官赴分州 送郑推官赴分州 送郑推官赴分州 送许先辈尉宗城 送向防御知陈州 送吴耿先生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送王瓘同年河南司录 送王殿丞西京签判 送守哲归庐山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送孟著作知济阴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送酒与范尧夫 送惠思归钱塘 送次道能判西京 送次道和太平州 送巢县崔尉 送晁校理知怀州 送不疑知常州 送伯淳监汝州酒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双竹 双竹 双井茶寄赠景仁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诗寄云夫处士老兄兼呈知府待制八丈 深夜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泉水诗送吴都官分司归知州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秋夕不寐呈谏长乐道龙图 秋怀呈景仁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马病 留别友生 留别逢吉 哭尚颖 哭公素 君贶环溪 久雨效东天体 九月十一日夜雨宿营南园韩秉国寄酒兼见招以 九日登陆麻兰坂 景仁将归颍昌辄为诗二十韵纪赠 景福东厢诗·御沟 景福东厢诗·赐果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 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寄郑县史令千之 寄题习景纯藏春坞 寄题李水部产水别业 寄题济源李少卿园亭 斛律丞相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和尧夫先生相招游夏圃 和尧夫见寄 和尧夫见寄 和孙器这清风楼 和顺朝议同年谢光与景仁同年见过 和始平贻一二宾僚 和始平公见寄八韵 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异花亭 和人苇花 和聂这美雁 和刘伯寿陪潞褉饮 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书事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异堂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山斋 和君锡雪后招控春 和君锡雪后招控春 和景仁又石溪 和景仁游寿安 和景仁闻蝉 和景仁题崇福宫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和景仁答才元示花图 和家兄喜晴用安这韵 和公廙喜雪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和促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陕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 和安这久雨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寒食南宫夜饮 海仙歌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了骏尧夫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独步 奉同道矩始平公惠砚 奉和御制龙图等阁观三圣御书诗 奉和始平公忆东平 奉和始平公忆东平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缘云轩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飞苔园 二十七日邀子骏尧夫赏西街诸花 阏逢敦{妆女换羊}二月十一日与一二僚友游叔 独乐园七题·采药圃 都下秋怀呈聂之美 钓鱼有感 登陆长安见山楼 悼静照堂僧 代叔礼使北诗 从始平公城西大阅 春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斋韩廷评见过阍人不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 出都日涂中成 酬终南阎谏议 酬赵少卿药园见赠 酬吴促庶龙图终南山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酬胡侍讲先生见寄 酬安这谢光兄弟见过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 昌言谪官符离有病鹤折翼舟载以行及还修注始 昌言谪官符离有病鹤折翼舟载以行及还修注始 边将三首 边将三首 边将三首 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纪事呈同舍 自用前韵 自都往余杭怀聂之美 子厚先生哀辞 伫月亭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 致政邵少卿挽词 赠学仙者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月下小饮 远张景昱昌秀才啊弟诗卷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谒以诗寄之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游延安宿马太博东馆 贻夸者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延安道中作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 谢兴宗惠草虫扇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夏日 喜景仁直秘阁 席上赋得榛 西溪公宴二首 西溪公宴二首 晚归书室呈群倚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天马歌 送祖择这守陕 送张景游知邵武军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送兴宗之彤阳 送吴驾部知真州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 送刘仲通赴京师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送华亭沈主簿 送高陟归金陵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送晁秘丞通判雄州 宋相国挽辞二首 宋相国挽辞二首 首夏二章呈诸邻 首夏二章呈诸邻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秋夜望月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齐山诗呈王学士 陪子华燕醮厅酒半过赵令园 陪诸君北园乐饮 南园雨霁景物粗佳有怀正叔安之 南湖二首 南湖二首 明日雨止复招子骏尧夫游南园 明日雨止复招子骏尧夫游南园 洛阳少年行 旅宿营瞧阳南湖 六十寄景仁 哭刘仲邍 哭刘仲邍 寄扬州侯都监 华清宫 和子骏约游一二园亭看花遇雨而止 和子华应天院行香归过洛川 和之美河洲四诗 和之美河洲四诗 和之美河洲四诗 和之美河洲四诗 和之美讽古二首 和之美讽古二首 和张伯常贺迁资政 和张伯常贺迁资政 和吴辨叔知凤翔见寄 和王介甫明妃曲 和叔度独登天台水亭 和始平公长句寄汉州何学士 和聂之美重游东郡二首 和聂之美重游东郡二首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县楼 和留守相公宁酒与景仁 和邻几金铃菊 和君倚藤床十二韵 和君贶宴张氏梅台 和君贶清明与上已同日鉴定舟洛川十韵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 和冲卿喜雨偶成 和白都官见赠 和安这喜雨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 感兴寄聂之美 放鹦鹉二首 放鹦鹉二首 二月六日初见待漏房前柳色微绿欣然成咏 读汉武帝纪 叠石溪二首 叠石溪二首 答陈进士谓之忆江东旧游见赠 次韵和邻几九月五夜直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春和在压倒同年张兄会南园诗 酬尧夫招持牡丹 酬尧夫招持牡丹 长安送李尧夫同年 昌言见督诗债戏绝句 不寐 不寐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重过华下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招子骏尧夫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游李卫公平泉庄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送冷金笺与兴宗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送昌言宿州 松江 松江 赏花钓鱼二首 赏花钓鱼二首 山塞 清明日兴宗饮赵道士东轩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瞑目 苦寒行 康定中予过洛桥墩南得诗两句於今三十二年矣 寄赠致仕刘都官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 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 胡太傅挽歌二首 胡太傅挽歌二首 和杨卿中秋月 和潞公游天章楚谏议园宅 和潞公行及白马寺得留守相公书云名园例惜好 和潞公行及白马寺得留守相公书云名园例惜好 和复古大雨 和复古大雨 和道矩红梨花二首 和道矩红梨花二首 和邠守宋席去来卜居与南园为邻 汉宫词 寒饮御筵口号二首 寒饮御筵口号二首 感春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 独乐园二首 独乐园二首 独步至洛滨 独步至洛滨 冬夜 杕柏寄傅钦之三首 杕柏寄傅钦之三首 杕柏寄傅钦之三首 到任明年结晶罢官有作 待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待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答师道对雪见寄 次韵和邻几秋雨十六韵 春贴子词·夫人阁四首 春贴子词·夫人阁四首 春贴子词·夫人阁四首 春贴子词·夫人阁四首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张元常挽歌二首 张元常挽歌二首 园中书事二绝 园中书事二绝 又和南国园真率会见赠 游喷玉潭 游喷玉潭 喜雨八韵呈明叔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书事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山中早春 鸟栖曲二首 鸟栖曲二首 梅圣俞挽歌二首 梅圣俞挽歌二首 留别东郡诸僚友 留别东郡诸僚友 留别东郡诸僚友 留别东郡诸僚友 留别东郡诸僚友 九日怀聂之美 九日怀聂之美 河北道中作 河北道中作 河北道中作 和张推官同年阴无绪偶成 和张推官同年阴无绪偶成 和秉国芙蓉五章 和秉国芙蓉五章 和秉国芙蓉五章 和秉国芙蓉五章 和秉国芙蓉五章 故绛城 鄜州怀聂之美 丁尚书挽词二首 丁尚书挽词二首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自题写真 张明叔兄弟雨中见弄水轩投壶财酒薄暮而散斗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夏夜 文太师挽歌三首 文太师挽歌三首 文太师挽歌三首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穷兔谣二首 穷兔谣二首 钱子高挽歌二首 钱子高挽歌二首 居洛初夏作 归田诗 归田诗 归田诗 归田诗 归田诗 待昭二首 待昭二首 超然台寄子瞻学士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臧郎中挽歌二首 臧郎中挽歌二首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塞上 塞上 塞上 塞上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何秀才郊园五首 何秀才郊园五首 何秀才郊园五首 何秀才郊园五首 何秀才郊园五首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早行 园樱伤老也 园樱伤老也 园樱伤老也 园樱伤老也 渔父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吕宣徽挽歌二首 吕宣徽挽歌二首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苦雨 过故洛阳城 过故洛阳城 早春 早春 西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金山寺 读颍公清风庥 读颍公清风庥 读颍公清风庥 读颍公清风庥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看花四绝句 看花四绝句 看花四绝句 看花四绝句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夜坐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睢阳五老图 秋夜 秋夜 闲居 春游 夏日西斋书事 瞻彼南山 瞻彼南山 瞻彼南山 瞻彼南山 瞻彼南山 瞻彼南山 自嘲 自嘲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感怀 遣兴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偶成 春晓
最新收录:

暂未开通

司马光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本 名 司马光 谥 号 文正


别 名 司马温公,涑水先生,司马文正 公实,君实


迂叟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


出生日期 1019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 1086年10月11日


主要成就 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历仕四朝,政绩卓著 主要作品 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祖 籍 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 官 职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追 赠 太师,温国公

司马光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的故事各个版本原文


  

北宋时期惠洪的《冷斋夜话》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 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南宋时期罗大经的《鹤林玉露》

  小而文潞公幼年之浮球,司马公幼年之击瓮,亦皆于仓卒之中,有变通之术。

  

宋史·司马光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司马光司马光的故事内容争议


  

司马光砸的是不是缸

  据考证,“砸缸”一说出现于清朝,例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

  但“缸”的深度并不足以溺死孩童。北宋诗僧惠洪着有《冷斋夜话》,内容为论诗,间杂传闻琐事。这是此故事迄今所见最早的版本,内容与现代流行的版本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 。

  

司马光是否砸过缸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关于司马光的文字中,他从来没有讲过自己砸缸救人的事。司马光到死也没有说过自己幼年砸缸的事情,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直接记录 。

  以司马光一生诚实的性格来看,如果没有砸过缸的话,他一定早就澄清了。同理,如果司马光对这件事情不反驳,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他确实砸过缸,也救过小孩,只是不想一直重复这件事情 。

  

司马光在哪里砸的缸

  在2010年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确定光山(今河南省信阳市)是司马光儿时成长的地方,因此司马光砸缸这个中国尽人皆知的历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 。

  但历史学家、教育家程应镠认为此事应发生在司马光五六岁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认为适时司马光虚岁七八岁,而事发地李昌宪、赵冬梅等学者都判断在洛阳 。


司马光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  所以给他起名光; 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乖巧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所以,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步入官场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二十岁,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此时司马池正任同州(今陕西大荔)知州,两地相距较近,司马光经常前往探望父母。在同州他结识了同科进士石昌言,石早有才名,在同州当推官,虽比司马光大二十多岁,但两人很谈得来,经常在一起交流学问,谈古访今,成为忘年之交。同年,他和张存的女儿结婚。

  宝元二年(1039年),因父亲调往杭州任职,司马光辞掉华州判官,改任苏州判官。正当他怀着远大的抱负,在仕途上步步上进时,他的母亲病逝了。按照封建礼教,他必须辞官回家服丧三年。在此期间,北方党项族人元昊称帝(宝元元年,1038年) ,建立了西夏国,西夏为了摆脱对宋朝的臣属地位,同宋朝发生了战争,宋朝连连失败。宋仁宗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要求两浙添置弓手,增设指挥使等官职。司马父子认为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由司马光代父草拟《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从各方面阐述添置弓手增设武官。

  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司马池病死在晋州,司马光和兄长司马旦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了故乡夏县。双亲的相继去世,使司马光悲痛万分,他叹息“平生念此心先乱”。但他在居丧期间,把悲哀化作发奋读书作文的动力,以排遣无尽的悲伤和寂寞。在此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如《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对一些古人古事,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出见解。

  在居丧三年的时间里,他了解了许多下层社会生活的情况。庆历四年(1044年),二十六岁的司马光服丧结束,签书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丰城县事。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政声赫然,民称之”的政绩。

  在工作之余,他大量阅读典籍,写下不少论文,如《机权论》、《才德论》、《廉颇论》、《应侯罢武安君兵》、《项羽诛韩生》、《汉高祖斩丁公》、《甘罗》、《范雎》、《秦坑赵军》等几十篇。

  庆历六年(1046年),司马光接到诏旨。调他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赴京之日,僚友们空府出动,置酒为他饯行。司马光为大家的热情所感动,即席赋诗:“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追随不忍轻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这时司马光意气风发,虽然宦海茫茫,风云莫测,但仍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京都。

  庆历七年(1047年),司马光二十九岁,贝州农民王则起义,攻占贝州城,号称“东平郡王”。这时司马光父亲好友庞籍在朝为枢密副使,掌管全国军事要务。司马光写了《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为尽快平息起义给庞籍献计献策。具体建议“以计破”,威胁利诱并用,进行分化瓦解,只诛“首恶”,余皆不问。实际上起义军只坚持66天,首领王则被杀,其余尽皆焚死。

  皇祐元年(1049年),庞籍升任枢密使,举荐司马光任馆阁校勘,但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皇祐三年(1051年),司马光三十三岁,由宰相庞籍推荐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他在任职期间对《古文孝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了《古文孝经指解》一文。皇祐五年(1053年),司马光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理,专任史官。从此,司马光开始了对历史的研究。正在司马光潜心研究历史时,庞籍被罢宰相职,降为户部侍郎,出任郓州(今山东郓城境内)知州。庞籍举荐司马光为郓州典学。

  

治理地方

  至和元年(1054年),司马光离开志趣相投的王安石、石杨休、包拯等人,去往郓州。不久,提任为通判,负责考察全州官吏。

  至和二年(1055年),因庞籍出知并州,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司马光改任并州通判。

  嘉祐元年(1056年),他连写三封《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二、三状),建议仁宗皇帝立储君,而前后三状没有结果以后,又托范镇在奏事时代为转达,请仁宗有个明确答复。但这一切均未说服仁宗,司马光选择了沉默。

  司马光随庞籍在河东路任职期间,宋朝和西夏处于休战时期,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深入民间听取当地人意见。并州乡贡进士刘邕对边事很有研究,写成《边议》10卷,议论很有见地,司马光便予以推荐。

  司马光认为绝市和修建堡垒的办法有利于保护边界地区安宁,于是一面禁绝边民和西夏互市,一面决定修堡。正在这时,带兵将军郭恩,乘酒出击西夏,结果大败而归,自己不得已而自杀。朝廷御史审理此案,庞籍一人承担了责任,事后庞籍被解除了节度使之职,贬谪知青州事,司马光向皇帝连奏三状奏明庞籍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修堡的,说明庞籍完全是出于“欲为国家保固疆圉”的本心,“发于忠赤,不顾身谋”,因为“过听臣言,以至于此”,应当“独臣罪,以至典刑”。而庞籍得知司马光要为自己辩解时,就又上奏章,引咎自归,请求免除司马光之罪,使司马光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庞籍和司马光以忘年之交,互相支持、爱护,难能可贵。庞籍死后,司马光不忘庞籍对他的大恩,待其家人如自己的亲人。

  

重回中央

  嘉祐三年(1058年)司马光迁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嘉祐六年(1061年),擢修起居注。司马光坚决推辞,连上五状,他认为自己“实非所长”,但仁宗一直不收回成命。

  不久,仁宗下诏,迁司马光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任职五年期间,前后向皇帝上奏疏170余份,先后向仁宗上书“三言”、“五规”,多次上书仁宗解决继嗣的问题,仁宗觉得司马光真心为国家社稷考虑,遂将奏折转至中书省。司马光亲自到中书省催办,直到赵曙被立为皇太子。

  司马光四十四岁时,擢为知制诰,但司马光不愿就职,他认为这是一个掌管起草诏令的差事,不是他的特长。为此,他在嘉祐七年(1062年)三月,连上九《辞知制诰状》,说明不适宜任此职务;仁宗皇帝收回诏令,改授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仍知谏院。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仁宗驾崩。四月赵曙即位,即英宗。两宫矛盾加剧,司马光看到这种情况,四月十三日进《上皇太后疏》,四月二十七日进《上皇帝疏》,力陈国家当务之急应君民同心、内外协力的道理。六月二十二日,他又上《两宫疏》,指出:“金堤千里,溃于蚁穴;白璧之瑕,易离难合。”皇帝没有太后支持“无以君天下”,太后离开皇帝“无以安天下”。十一月二十六日,又写了两封章奏,一封给皇太后,一封给皇帝。在奏章中,讲历史,摆利害,晓明大义,从全局出发,苦苦相劝,终于得到效验。加之英宗的病情也有所好转,使太后和英宗的矛盾趋于缓和。

  从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到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司马光为消除太后和英宗之间的矛盾,前后共上奏章17封。在五年的谏官生涯中,除了关注社会上层,帮助朝廷解决好皇位继承和皇帝的修身要领、治国政纲等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外,同时也把注意力放到下层人民身上。他发出了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呼声。而且这个思想几乎贯穿在他所有的奏章里。他在《论财利疏》中指出:当今天下最苦的是农民,因为“农民苦身劳力,粗衣粗食,还要向政府交纳各种赋税,负担各种劳役。收成好的年代,卖掉粮食以供官家盘剥,遇到凶年则流离失所,甚至冻饿而死”,建议切实采取一些利民措施。

  司马光反对宫中宴饮和赏赐之风,嘉祐六年(1061年),他上书《论宴饮状》,恳请皇帝为民着想,悉罢饮宴。他上《言遗赐札子》,反对朝廷不顾国家实际,厚赏群臣。

  

留任谏职

  仁宗死后,英宗将仁宗价值百余万的遗物颁赐群臣,司马光也获得近千缗。但这些正确的谏言,因为朝廷腐朽,又触犯一些既得利益者,当然不能被采纳。司马光只好从自己做起,将自己所得赏赐交给谏院为公使钱。

  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上奏《乞罢陕西义勇札子》,他认为当时在边防组织“义勇”使百姓“骨肉流离,田园荡尽”,给百姓带来无穷苦难,希望朝廷审察利害。特罢此事。当朝廷不予采纳时,他又写第二封札子,并亲自上殿面见英宗,他说:要防边必须从将帅军政着手,一味拉夫凑数,只能是“徒有惊扰,而实无所用”。英宗这次略有所动,并把上殿札子送中书省和枢密院商量,但一经商量,方知此事拟议已久,难以更改。他又连上六疏,并和宰相韩琦进行辩论,韩琦虽然无言以对,但手中有权,司马光也拿他没办法。这次谏言失败后,司马光连上五状,要求降黜。

  治平二年(1065年),朝廷任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仍留任谏职。司马光因对谏官彻底失望了,借机连上三状,要求不当谏官,他在奏章上说:“臣从事谏职,首尾五年,自本朝以来,居此官者,未有如臣之久。臣资质愚戆,惟知报国,竭尽朴忠,与人立敌,前后甚众,四海之内,触处相逢,常恐异日身及子孙无立足之地,以此朝夕冀望解去。”英宗批准他免去谏职,仍进龙图阁直学士。

  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通志》(以《史记》为主,编成《周纪》5卷,《秦纪》3卷,共8卷)进呈英宗。这部书的时间是从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分封起,到秦二世三年,秦朝灭亡为止。英宗看后大为赞赏,并给司马光二条明确指示,一是接续《通志》往下编修,二是决定设立书局,并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自己的助手。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死,神宗赵顼即位。参知政事欧阳修极力向神宗推荐,说司马光“德性淳正,学术通明”,神宗任司马光为翰林学士,不久,又任司马光为御史中丞。

  

新旧党争

  宋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年轻气盛,朝气蓬勃,决心振兴祖业。虚心下问、多方征求治国方略以后,感到王安石提出的一整套激进、大胆的变革方案符合自己的理想。熙宁二年(1069年),重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在思想上,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司马光和王安石因政见不同,在一些问题上进行激烈的争辩,有时在皇帝主持的议政会议上也毫不相让,但司马光对王安石的变法也并不一概反对,尤其当变法还未显露明显弊病时,他也并未公开持反对意见。甚至有人要弹劾王安石时,他还进行劝解和说服。直到王安石颁发“青苗法”,司马光才表示不同意见,他认为县官靠权柄放钱收息,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因此表现了强烈不满。

  宋神宗希望司马光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辅佐自己早日挽救危机,实现国家的振兴。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十二日,擢司马光枢密副使,司马光以“不通财务”、“不习军旅”为由,坚决推辞,从十五日到二十七日,连上五封札子,自请离京,后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

  熙宁四年(1071年)四月九日,他看到他的好友范镇因直言王安石“进拒谏之计”、“用残民之术”,因而被罢官。司马光愤然上疏为范镇鸣不平,并请求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自己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时间长达15年。

  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六十六岁,《资治通鉴》全部修完,是年七月十一日全书呈上,十一月,《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以后,司马光连同《通鉴考异》、《通鉴目录》一起奏进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图章,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十二月初三日,神宗降诏奖谕司马光,说他“博学多闻,贯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并赏与银、绢、衣和马,擢升司马光资政殿学士,迁范祖禹为秘书省正字。

  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六十七岁。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当政。皇太后向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司马光上《乞开言路札子》,建议“广开言路”。司马光又一次呼吁对贫苦农民不能再加重负担,而且主张新法必须废除,要对农民施以“仁政”,接着上第二份奏疏《修心治国之要札子》,重点谈用人赏罚问题,提出保甲法、免役法和将兵法是“病民伤国,有害无益”。

  皇太后下诏起用司马光知陈州,不久,又下诏除授门下侍郎(即副宰相)。但司马光上疏辞谢,以自己“龄发愈衰,精力愈耗”,请求只任知陈州。以后在周围亲友支持下还是到任就职了。司马光向皇太后进言,为了实现废除新法的政治主张,把因反对新法而被贬的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招回朝中任职,吕公著、文彦博等老臣也被召回朝廷任职。

  司马光废除新法,上《请革弊札子》,又在《请更新新法札子》中,把新法比之为毒药,请求立即采取措施,全部“更新”。废除了保甲法,又废除了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带病得知免役法、青苗法和将官法还未废除,无限感伤地说:“吾死不瞑目矣!”他向吕公著说:“光自病以来,悉以身付医,家事付康(司马康),国事未有所付。”切望吕公著能够完成他的宿愿。同时,上表请求辞位。但皇太后对他很倚重,不但不准辞位,反下诏除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正式拜为宰相。接着很快就废除了免役法、青苗法。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自己废除免役法的夙愿,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暮年岁月

  司马光在第二次回朝为相期间,辑录《国语》的精要,编成《徽言》一书。又将《历年图》和《百官公卿表》增补、总辑为《稽古录》一书,形成一部“略存体要’’的简明通史,又负责将《资治通鉴》进行了最后的校定。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 ,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宋哲宗赐碑名为“忠清粹德”。死后,哲宗将他葬於高陵。灵柩送往夏县时,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街巷中的哭泣声超过了车水马龙的声音。等到安葬的时候,哭的人非常真诚,仿佛是在哭自己的亲人。岭南封州的父老们,也都纷纷祭奠司马光,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祭祀他,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

  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为相,议论司马光更变熙丰法度,哲宗下诏削除司马光的赠谥,毁坏所赐碑。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为清海军节度副使,又追贬朱崖军司户参军。元符三年(1100年) ,追复太子太保。崇宁二年(1103年),蔡京为相时,再次追降左光禄大夫,旋即除名,将司马光等称为“元祐党人”,刻元祐党人碑,禁止元祐学术。大观年间,追复太子太保。靖康元年(1126年),赠太师,再次赐谥。宋高宗建炎年间,配享哲宗庙廷。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司马光位列其中。咸淳年间,从祀于孔庙。明嘉靖年间,从祀时称“先儒司马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司马光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司马光主要成就


  

政治

  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如差役法,知开封府蔡京依司马光的限令,在五天之内全部恢复,对社会的危害较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非理耗散殆尽”。

  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章惇曾对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台谏力量,对章惇屡加击逐,直至被迫赋闲。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贬黜,其中蔡确写《车盖亭诗》,以为皆涉讥讪,贬死于新州。变法派人人怀自危,惶惶不安,吕惠卿在谪籍不敢喝口冷水,唯恐因此得病,而被反对派抓住把柄。

  对西夏,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这些倒行逆施,激起社会上广泛不满。

  头脑较为清醒的人们曾劝告司马光,要为年幼的宋哲宗设身处地,异日若有人教以“父子义”,唆使哲宗反对今天的“以母改子”,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光说:“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司马光及其后继者无视小皇帝,因而愈益激起哲宗的不满。哲宗亲政后说,他在垂帘听政期间“只见臀背”,斥责反对派全不懂君臣之义。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倍加沉重的打击。

  

文化

  史学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

  《资治通鉴》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新注资治通鉴序》)王应麟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清代大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十七史商榷》卷一)。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文学

  司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不以文学自矜,他评价自己“至于属文,实非所长”。但他学问博大精深,把做学问与作文章结合起来,虽无意为文而文自工。司马光“务为可用之文,推崇文以载道”,认为华而不实的诗无用,他所称赏的不是辞藻堆砌的诗,而是平淡闲远,抒发真性情、真自我的诗歌。

  经学

  在经学上,司马光弘扬儒术,力辟佛老,对儒家经义做了许多开创性的阐释,朱熹将其与同时的周敦颐、邵雍、二程(程颢、程颐)、张载合称为北宋“道学六先生”。

  书法

  司马光留存下来的书法作品不多,他的字瘦劲方正,一笔一画都写得十分规矩,即使是长篇大幅,也毫不马虎。如此端劲的书风,与他忠直严谨的个性也是相似的。

  司马光是以正书和隶书为主要书体的,且正多于隶。其正书的特点是:用笔提按分明,结体规整扁平,在横划的入笔出锋处,时常带有隶意蚕头凤尾的意图和造型,明显融入了隶书传统。而隶书的特点则是:淳古不及汉隶,流美不及唐隶,但其用笔方折斩截,笔力力透毫端,笔画沉涩刚劲,结体多取纵势。字体虽小而意气雄厚,转折之处,锋棱宛然,刚柔相济。线条以直弧相参,于朴拙之中带有十分秀美之态。其隶法之外兼带楷意,无一般唐隶多见的肥满之弊,有怒而不威的风致。

  司马光之书法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他具有对书画和金石的学识与鉴赏之能,并根据个人胸臆,博采众家之长,融秦篆之圆劲、汉隶之凝重、晋人之蕴藉、唐楷之刚健于一炉,从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面貌和风格,这在宋人书法中无疑是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黄庭坚《论书》就曾评价说:“温公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似其为人,所谓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者,观其书可想见其风采。”宋高宗也称:“司马光隶书字真似汉人,近时米芾辈所不可仿佛。朕有光隶书五卷,日夕展玩其字不已。”


司马光个人作品


  著书: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训俭示康》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诗:《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南园饮罢留宿》《客中初夏》《客中初夏》《闲居》《岭头诗》《和君贶题潞公东庄》《和君贶题潞公东庄》《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词:《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司马光人物评价


  

总评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墓,一定要经过他的兄长司马旦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从小到大到老,他说话从来没有随便说过一句,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他的诚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与他对照,学习他的好品德。如果人们做了不好的事,就说:“司马君实莫非不知道吗?”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惟独不喜欢佛教、道教,说:“佛道的微言大义不能够超过我的书,其中的荒诞我却不相信。”他在洛阳有田地三顷,妻子死后,他卖掉土地作为丧葬的费用。他一辈子粗茶淡饭、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但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并不突出,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 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 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日后在新旧党争时,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司马光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等,但除尽罢新法外却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针。朱熹对司马光是颂扬的,但称“元祐诸贤是关闭着门说道理底”、 “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章惇)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

  

史书评价

  《宋史》:熙宁新法病民,海内骚动,忠言谠论,沮抑不行;正人端士,摈弃不用。聚敛之臣日进,民被其虐者将二十年。方是时,光退居于洛,若将终身焉。而世之贤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妇,日夕引领望其为相,至或号呼道路,愿其毋去朝廷,是岂以区区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诚之著也。一旦起而为政,毅然以天下自任,开言路,进贤才。凡新法之为民害者,次第取而更张之,不数月之间,刬革略尽。海内之民,如寒极而春,旱极而雨,如解倒悬,如脱桎梏,如出之水火之中也。相与咨嗟叹息,欢欣鼓舞,甚若更生,一变而为嘉祐、治平之治。君子称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光于是亦老且病矣。天若祚宋,慭遗一老,则奸邪之势未遽张,绍述之说未遽行,元祐之臣固无恙也。人众能胜天,靖康之变,或者其可少缓乎?借曰有之,当不至如是其酷也。《诗》曰:"哲人云亡,邦国殄瘁。"呜呼悲夫!

  

历代评价

  赵顼:司马光方直。 未论别者,即辞枢密一节,自朕即位以来,唯见此人。

  吕公著:孔子上圣,子路犹谓之迂。孟轲大贤,时人亦谓之迂阔。况光岂免此名。大抵虑事深远,则近于迂矣。

  文彦博:君实作事,今人所不可及,须求之古人。 彦博留守北京,遣人入大辽侦事,回云:“见辽主大宴群臣,伶人剧戏,作衣冠者见物必攫取怀之,有从其後后以鞭扑之者。曰:司马端明邪!”君实清名,在夷狄如此。

  程颐:阅人多矣!不杂者,司马、邵(邵雍)、张(张载)三人耳。

  邵雍: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君实九分人也。

  苏轼: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郊,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平!”博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书数,皆极其妙。晚节尤好礼,为冠婚丧祭法,适古今之宜。不喜释、老,······其文如金玉谷帛药石也,必有适于用,无益之文,未尝一语及之。

  安民:民愚人,固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马相公者,海内称其正直,今谓之奸邪,民不忍刻也。

  邵伯温: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富弼、韩琦、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赵逵: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叶逋:守资格以用人,无若李沆、王旦、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司马光、吕公著之为相,然考其功效,验其人才,本朝以资格为用人之利也决矣。

  张轼:司马温公改新法,或劝其防后患,公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更不论一己利害。虽圣人,不过如此说。近于“终条理者”矣。

  朱熹: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乎!博学无所不通。 温公可谓智仁勇。他那治国救世处,是甚次第!其规模稍大,又有学问。其人严而正。

  王称:君子之用世也,惟人心,岂可以强得哉,湛然无欲,而推之以至诚,斯天下归仁矣,光以忠事仁宗,而大计以定,以义事英宗,而大伦以正,以道事神宗,而大名以立,以德事哲宗,而大器以安,方其退居于洛也,若与世相忘矣,及其一起,则泽被天下,此无他诚而已,诚之至也,可使动天地、感鬼神,而况于人乎?故其生也,中国四夷望其用,及其死也,罢市巷哭思其德,其能感人心也如此,是岂人力所致哉,自古未之有也。

  吕中:所贵乎大臣者,非以其有过天下之材智也,必其有服天下之德望也。王安石所以变旧法之易者,以其虚名实行,足以取信于人。司马光所以改新法之易者,以其居洛十五年,天下皆期之为宰相也。然安石其权臣,温公其重臣欤。 天将禄人之国,必先祚其君子。天将以元丰为元祐,则使司马光获相于初元。天将使元祐为绍圣,则不使司马光慭遗于数岁。当是时,新法已多变夹,然君子未尽用也,小人未尽去也。公薨于今日,而党议已兆于明日。使光尚在,则君子尚有所立,必无朋党之祸,必无报复之事。一身之存亡,二百年治乱之所系也。

  王应麟:欧阳子(欧阳修)之论笃矣,而“不以天参人”之说,或议其失。司马公之学粹矣,而“王霸无异道”之说,或指其疵。信乎立言之难!

  倪谦:公之在宋朝正声劲气,天下共知。

  孙承恩:熙宁谏诤,忠谠切深。元佑相业,旋乾转坤。行成无伪,学几不杂。一德醇儒,百年清节。

  李廷机:司马光入相,新法悉皆休。

  张燧:司马温公为相,每询士大夫“私计足否?”人怪而问之,公曰:“倘衣食不足,安肯为朝廷而轻去就耶 ”袁石公有云:“学问到透彻处,其言语都近情,不执定道理以律人。”若公者,庶可语此矣。 温公《资治通鉴》稿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讫无一字作草,其行己之度盖如此。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王曾)、李文正(李昉)、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寇准)、赵忠定(赵汝愚)之应变,韩魏公(韩琦)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程颢)、朱晦庵(朱熹)之真儒,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之文章,洪忠宣(洪皓)、文信国(文天祥)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林时对:国之任相,犹室之任栋;用匪其材,鲜不颠覆。虽云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然转亡为存、图危于安,不乏斡旋补救之术。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古来旁求爰立、或取诸梦卜、或起自屠钓,咸能光复启宇,祀夏配天。无论汉、唐、宋全盛,萧(萧何)、曹(曹参)、丙(丙吉)、魏(魏徵)、房(房玄龄)、杜(杜如晦)、姚(姚崇)、宋(宋璟),洎韩(韩琦)、富(富弼)、范(范仲淹)、欧(欧阳修)、司马诸公,克奏戡定弭宁之略。……国以一人兴,岂不诚然哉!

  王夫之:自开元以后,河北人材如李太初(李沆)、刘器之(刘安世)、司马君实者,盖晨星之一见尔。 毕仲游之告温公曰:“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钱粟,一归地官,使天子知天下之余于财,而虐民之政可得而蠲。”大哉言乎!通于古今之治体矣。温公为之耸动而不能从。不能从者,为政之通病也,温公不免焉。其病有三:一曰惜名而废实,二曰防弊而启愚,三曰术疏而不逮。 马、吕两公非无忧国之诚也,而刚大之气,一泄而无余。一时蠖屈求伸之放臣,拂拭于蛮烟瘴雨之中,愔愔自得。上不知有志未定之冲人,内不知有不可恃之女主,朝不知有不修明之法守,野不知有难仰诉之疾苦,外不知有睥睨不逞之强敌,一举而委之梦想不至之域。群起以奉二公为宗主,而日进改图之说。二公且目眩耳荧,以为唯罢此政,黜此党,召还此人,复行此法,则社稷生民巩固无疆之术不越乎此。呜呼!是岂足以酬天子心膂之托,对皇天,质先祖,慰四海之孤茕,折西北之狡寇,而允称大臣之职者哉?

  康熙帝:司马光立朝行已,正大和平,无几微之可议。不祗冠有宋诸臣,求之历代亦不可多得。

  李光地:武侯(诸葛亮)之外,如郭令公(郭子仪)、范文正公(范仲淹)、司马温公,皆实有孟子之意。 武侯有手段,侈人以司马温公比之。温公是个好人,才具焉能比武侯?

  蔡世远: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诸葛武侯、陆宣公、范文正、司马文正也。

  顾栋高:唯公忠厚质直,根于天性,学问所到,诚实金石。自少至老,沉密谨慎,因事合变,动无过差。故其文不事高奇,粥粥乎如菽粟之可以疗饥,参苓之可以已病。

  《历代群英歌》:司马力攻新法,忠彦敢言正直。 宋代称六君子,濂溪明道伊川。康节横渠同是,温公君实为然。

  石蕴玉:熟诵公名,中华外域。签判居苏,乃为亲屈。

  陆以湉:钱武肃王用警枕,司马温公亦用警枕,兴王、贤相勤劳正相同也。

  蔡东藩:到底安邦恃老成,甫经借手即清平。如何天不延公寿?坐使良材一旦倾。 本回叙高后垂帘,及温公入相,才一改制,即见朝政清明,人民称颂。……但司马光为一代正人,犹失之于蔡京,小人献谀,曲尽其巧。厥后力诋司马光者,即京为之首,且熙丰邪党,未闻诛殛,以致死灰复燃。人谓高后与温公,嫉恶太严,吾谓其犹失之宽。后与公已年老矣,为善后计,宁尚可姑息为乎?


司马光人物轶事


  

家庭影响

  司马光受父亲的诚实教育的影响,一生诚信。大概在五、六岁时,有一次,他要给胡桃去皮,他不会做,姊姊想帮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行离开了,後来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顺利将胡核去皮,等姐姐回来,便问:“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姊姊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不敢说谎,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策励自己,一直到死,没有说过谎言。邵雍的儿子邵伯温还看过这张纸。清人陈宏谋说:“司马光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後人对司马光盖棺论定之语,也是一个“诚”字。

  

破瓮救友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灵,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被人们广泛流传。

  

诚信卖马

  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低调淡泊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候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曾得到仁宗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后,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亦,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了司马光,都毕恭毕敬地尊称“君实相公”,并高兴地说:“幸得大苏学士教导我……”司马光跌足长叹:“我家这个老仆,活活被子瞻教坏了。”

  

坚不纳妾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

  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说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唯独一人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司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为命。洛阳的灯会享誉天下,逢元宵节,张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家里也点灯,何必出去看?”张夫人说:“不止是看灯,也随便看看游人。”司马光一笑,说:“看人?怪了,难道我是鬼吗!”

  

典地葬妻

  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俗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藏书故实

  司马光家藏书富,居洛阳时,买田20亩,建“独乐园”,藏文史书籍万余卷。又置“读书堂”,辟精善之本5000卷,又得神宗赐书2400卷,以资著述。善保护图书,每年二伏至重阳间,在天气晴朗之日,设案以曝书籍。桌案洁净,铺以茵缛,然户端坐看书。阅书时,不以空手捧书,唯恐手汗渍湿。藏书几十年,其书仍新如手未触一样。

  

洛阳耆英会

  司马光退居洛阳后,和文彦博、富弼等十三人,仰慕白居易九老会的旧事,便会集洛阳的卿大夫年龄大、德行高尚的人,他认为洛阳风俗重年龄不重官职大小,便在资圣院建了“耆英堂”,称为“洛阳耆英会”,让闽人郑奂在其中画像。当时富弼七十九岁,文彦博与司封郎席汝言都已经七十七岁,朝议大夫王尚恭七十六岁,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己都已七十五岁,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已七十二岁,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已七十岁。当时宣徽使王拱宸任北京(大名府)留守,写信给文彦博,想要参加他们的集会,王拱宸七十一岁。而只有司马光还没到七十岁,文彦博素来看重他,便用唐朝九老狄兼謩的旧例,请他入会。司马光因为自己是晚进后辈而不敢在富、文二人之后。文彦博不听,让郑奂自幕后传司马光画像,又到北京传王拱宸的画像,于是参会的有十三人,他们置酒赋诗相互取乐。当时洛阳有许多名园古刹,有水竹林亭的风景,司马光等人头发和眉毛雪白,仪表神态端庄美好。每次聚集宴会时,洛阳的百姓都随从观看。

  

交趾进贡麒麟

  宋朝时,交趾(今越南)国遣使进贡珍奇异兽,说是麒麟。司马光上奏朝廷说:“大家都不认识,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又不是它自己来的,算不得吉祥的象征;如果是假的,恐怕被夷狄笑话。朝廷应该厚赏使者,让他带回去。


司马光家族成员


  司马家族累世聚居,和睦相处,祖辈诗礼传家,家考严正。

  

司马光的远祖

  司马孚: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到北魏时传至司马阳,曾为征东大将军。隋唐五代以后家族政治地位日渐下降。

  

司马光的四世祖

  司马林:布衣

  

司马光的曾祖父

  司马政:布衣

  

司马光的伯祖父

  司马炳:布衣

  

司马光的祖父

  司马炫:考中进士,官至耀州富平县令。虽然官职不大,但政绩显著,而且以气节著于乡里。

  

司马光的父亲

  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官居四品,为人清直仁厚,号称一代名臣。 [5]

  

司马光的叔父

  司马沂

  司马浩


司马光墓址


  司马光墓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该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 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古二十通,记载坟园沿革。

   诗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